![]() |
提問: | 提問時間:2011-05-28 14:58:18 |
關注兒童心理健康 家長做什么?
解答: | 解答時間:2011-05-28 14:58:18 | 提問狀態:已解決 |
一個人的人格、個性、價值體系、習慣行為模式等個人素質形成,都是從兒童期開始的。家長對孩子的成長,不應局限在長身體,長知識的層面,關注心理健康也是保障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關鍵一環。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期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夠為將來孩子品德智力發展奠定基礎。如果此時忽略關注心理健康成長,那么家長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的期待將可能會落空。
關注心理健康,需要家長在平時教育孩子時,做到6個方面的“逆向思維”:
1、不過分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2、不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3、不過分夸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贊許即可,過分夸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4、不對孩子喜怒無常。 家長與孩子相處時,要保持情緒上的克制。千萬不要高興時孩子要星星要月亮也答應,可等到生氣時馬上就對孩子亂喊一通,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5、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6、不要在孩子的同齡人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從而導致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
以上為您介紹了一些家長出了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多加照料外,該如何關注心理健康成長的方法。若您還想了解更多心理保健常識,或者有什么疑問,請免費咨詢本站在線心理專家了解詳情。